集善校园 扬善至善 美德少年 向上向善
——横泾实验小学慈善文化进校园侧记
一善染心,万劫不朽。百灯旷照,千里通明。
有一种爱,它属于苍天之下的每个人,能力所及,可以去给予,确实需要,也可以坦然的接受。有一种爱,它不是施舍,而是发自内心的善意,能带着心中的温暖,把微笑写在脸上。用善意的心去接纳这个纷繁的世界,用善意的眼去观察,用温暖的手去扶助,去温暖,去传递。传递心中的感动,传递那一份温暖。中华民族是一个热情仁爱、乐善好施的民族,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。
苏州是一座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,具有扶贫济困、乐善好施、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。新中国成立后,苏州慈善事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,与苏州经济、社会同步发展,取得显著成果。近年来,苏州市正在全市范围扎实推进校园慈善文化事业的发展。教育是民族振兴、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,是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。推动校园慈善文化建设,是慈善与教育的有机结合,是传递正能量、造福民族未来的“基因工程”“种子项目”。
横泾实验小学以“集善”为校训,“导善”为校风,“启善”为教风,“向善”为学风,是苏州市慈善文化教育示范基地、吴中区小学校园慈善文化教育基地。学校以实施“五个一”活动为抓手,确保校园慈善文化建设有序开展,把开展校园慈善文化活动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,是对学生品德评价、评选“优秀学生”和“泾舟之星”的重要条件之一,使慈善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,培育德才兼备的向善少年,为了更好的开展校园慈善教育活动,学校在吴中慈善基金会的支持和指导下,专门布置了慈善文化长廊。
1、简要介绍慈善文化,让学生了解慈善文化的渊源,习总书记的指示,国家法律的规定。明白我们学校是苏州市慈善文化进校园教育基地,是吴中区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。
2、介绍古今中外的慈善名人,也知道做慈善的普通人我们身边比比皆是。
3、让学生了解慈善活动无处不在,从帮助别人、捐款捐物、做公益、做志愿等等都是慈善活动。
4、介绍我们已经做的慈善活动,今后所做的慈善活动都要在展示,鼓励学生人人做慈善,慈善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。
儒家的孟子主张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、“出入为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":道家的“劝善之书”中列举了“收街市弃儿、昔济应验汤药、修桥铺路”等多种慈善方式:佛教传人中国后,更是提倡无边的慈爱和宽泛的悲悯。点滴之水,可汇成江海,星星火光,终会照亮世界,慈善不在于捐赠了多少,善举也不在于先后,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慈善的心,能行慈善之举,哪怕只是一枚硬币,一点所需,我们的爱心善举,-定能汇成爱的暖流。因为慈善不是钱,是心。心有多大,慈善就能走多远。
吴中区横泾实验小学
2021年11月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