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研”单元整体,“行”深度教学——记横泾实验小学承办吴中区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专题研讨活动
学习是最美的遇见,成长是最美的风景。为深入理解《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(2022年版)》关于“整体把握教学内容,发展学生核心素养”的理念,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,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,用整体视角来规划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,吴中区小学数学教师于3月29日齐聚横泾实验小学,进行了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专题研讨活动。
围绕“图形的认识与测量”主题,6位上课老师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。
胡倩老师执教的《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》,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个角度对长方形的特征进行了研究。观察、猜想长方形的特点,通过量一量,折一折,比一比等方法进行验证,最后得出结论,让学生经历研究图形特征的一般过程,感悟研究图形的方法,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。在研究正方形时,胡老师由扶到放,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,自主探究正方形的特征,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。
查颖老师执教的《认识平行四边形》,由图形的名称启发学生对图形边的特征产生猜想,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猜想,发现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是分别平行的。接着,唤醒学生的先前经验,从角和边两个角度进一步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。最后,在创作等活动中进一步完善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,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。整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,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马建荣老师执教的《认识梯形》,从边的位置关系入手,通过对比分类引出梯形的特征。课堂以学生为中心,通过多种有趣的课堂活动,加深学生对梯形对边特征的理解。最后从网格图中体现了边的运动对四边形的影响,由静到动的展示了梯形两组对边的关系,从而加深对梯形的认识。
许燕婷老师执教的《面积和面积单位》,通过摸一摸的活动,让学生感知面有大小。在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引起需要建立面积测量标准的需求,从长度测量的方法类比,构建面积测量的单位及方法,最终统一面积单位。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,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
徐红燕老师执教的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》,从数小正方形个数开始,唤醒学生的度量经验,体会到面积的大小是以面积单位作为标准去数出来的。通过多次摆一摆、画一画等活动,在观察、操作、交流、对比中感悟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即是计算出面积单位的个数,层层递进总结出算法,并通过知识迁移得出正方形的计算公式,形成结构化体系。
钱志华老师执教的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》,从实际问题引出测量需求,再通过丰富的活动,让学生在操作、对比、交流中充分感悟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,注重勾连图形之间的联系,引导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,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。整节课内容条理清晰、环环相扣,学生们灵动生成。
教而不研则浅,研而不思则空。在观摩了6位老师深度行思的课堂教学后,每个学校代表对“图形的认识”与“图形的测量”两大主题教学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。
深耕细作促进步,深度指引饮醍醐。本次单元整体教学专题研讨活动,为促进新课标理念在课堂实践中落地生根作出了引领示范,为教师们今后的教学目标达成指明了方向。相信今后,吴中区小数教师们将继续行思致远,一路前行!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